http://layoffs.fyi/ 從這個網站上面可以看到截至今年4/21為止,灣區新創公司已經有277家裁員、人數高達2萬6千人。
軟體業現在除了重度遊戲業之外,大家生意都不太好做。比如Opendoor或Groupon這種線上和線下串聯的服務。而VSCO等照相或工具類應用、或是休閒遊戲等靠廣告變現的公司也很慘,由於品牌廣告主的需求變少、eCPM降了很多(effective cost per mile, 每一千次展示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
疫情時間點反而對純粹靠玩家內購收入賺錢的重度遊戲產業是一個大好機會,因為需求減少、總體市場的廣告投放的成本下降,同樣的廣告預算可以買進更多的玩家;加上大家平常沒事做在家裡玩遊戲,使用時長很長、也會不斷地在裡面課金。(望向我自己手機裡面最近多載的4、5款遊戲...昨天剛花了5小時從樹林砍柴回來升等我的小屋)
不過矽谷公司每隔不了多久就會用各種理由組織重整,大幅裁員也是常態。可能某個高層上任就把一整個團隊裁掉換上自己的人馬;或是公司為了擴張或併購、一時間現金流周轉不過來就把一些團隊裁掉,過一段時間現金流穩定了再重新招人。
在這種情況下,被裁員的很多都是和營收部門沒有直接相關的,比如PR、Marketing、創新產品線、財務法務等等,留下Sales和負責維護的工程師就好。就跟玩桌遊一樣,員工只是牌組,暫時場上點數不夠就先棄牌續命,裁員跟員工本身做得好不好沒有直接關係。
而平時IT公司的員工流動率也很高,從底層階級到中階主管幾年就會跳一次,畢竟純靠每年升底薪、大不了一次加5%~10%就已經是很好的幅度,直接跳槽重談薪水才是最快的方式。也有很多人從原本公司跳槽出去、過一兩年又回到原公司,薪水翻了一倍或職階直接上調,讓原本每年薪資升5%還處在同職階的同事眼紅。
不過話說回來,由於年資愈長的員工N會更高,所以在公司為了續命而組織重整的時候,為了成本考量也會優先砍那些年資短薪資高的新進員工,這時候中階主管危機比較大,底層小咖反而不用擔心。多數公司給的離職金也不錯,大家各取所需。
只是員工平常公司組織重整之後還是可以很快地找到下一個機會,現在卻是產業集體經歷崗位凍結的階段,在灣區的房租和生活費也不便宜,如果今年初才在灣區找到新工作、剛簽完租房合約,過不了兩三個月就被火,實在是.......
#共體時艱